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经公开发布。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此前,部分地方已经探索实施了本地育儿补贴政策,一些地方标准还高于此次国家基础标准,地方政策如何与国家政策衔接,地方标准较高的还能不能发放?7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在会上回应称,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的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要加强政策统筹,地方政策要规范有序衔接。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则和考虑:首先,国家建立制度,各地按照执行。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现了全国全覆盖,同时确定了国家基础标准,也就是每孩每年3600元。对于之前没有育儿补贴政策,或者补贴范围较小,或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按国家补贴的范围和基础标准统一实施,实现政策均等化覆盖,体现政策的公平性。
其次,做好政策衔接,保障群众利益。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在此过程中,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第三,强化政策统筹,增强可持续性。《实施方案》明确,各省份在地市级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地区差异较小的省份也可以在本省份内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也就是说,育儿补贴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级层面进行统筹。提高政策的统筹层次,有利于避免政策碎片化,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邯郸配资公司,线上配资炒股网站,中国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