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赣高铁的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湘赣两省齐心协力,同步推进,为这条铁路的建成全力以赴。
在江西段,施工单位已早早进场,搭建起临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也全面展开。赣州北站选址在章贡区水东镇马祖岩村,这一消息让当地居民满心期待。不过,江西段的建设难度着实不小,桥隧比高达88.24%,萍乡段更是达到了92%。罗霄山脉的复杂地质,给工程带来了极大挑战,可建设者们毫不退缩,正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湖南段的建设也不甘落后,正在提速前进。浏阳段的中标单位中铁九局和湖南路桥已进驻,黄花机场站实现了空铁联运一体化设计,这可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按照工期规划,湖南段在2025年7月30日开工,江西段8月15日开工,预计到2030年8月全线就能竣工。
长赣高铁堪称一项超级工程。它的正线全长429.5公里,其中湖南段131.9公里,江西段297.6公里,设计时速达到了350公里。桥隧比为87.66%,要新建桥梁273座,长达182.7公里,还要打通隧道117座,总长193.8公里。这一系列数字,无不彰显着工程的浩大与艰巨。
线路上一共设有11座车站,新增了浏阳、上栗、莲花东等9座车站,萍乡北和赣州西则是既有站。还将同步建设渝长沪、赣厦联络线,以后就能实现与京广、赣深高铁的跨线运营,大大提升了铁路网络的连通性。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长赣高铁意义重大,它是渝长厦通道的关键一环,是“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最后一部分。这条通道从重庆东站出发,经过黔张常铁路、常益长高铁、长赣高铁、赣瑞龙铁路,最终抵达厦门,全长1700公里。通道贯通后,重庆到厦门的时间能缩短至8小时,形成了一条全新的“内陆沿海”陆海通道。
长赣高铁让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幅压缩,长沙到赣州的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1.5小时,长沙到厦门也从7小时缩短到5小时。长沙的“米字形”高铁网得到进一步强化,赣州更是一跃成为京九、厦渝、赣深干线的“十字枢纽”,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长赣高铁的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和革命老区振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湖南浏阳、江西莲花、遂川等县,终于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萍乡更是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铁”。这为革命老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产业协作方面,高铁串联起了重庆制造业、长沙工程机械、赣州稀土以及厦门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赣州积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湖南借助空铁联运对接东盟物流,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长赣高铁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历经了十年的攻坚。2014年规划启动,2022年才拿到可研批复,2024年又因环评争议,对声屏障方案进行了调整,直到2025年5月才获批初步设计。好在,地方协作创新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助力。在出资比例上进行了创新,国铁集团出资15.75%,湖南出资19.71%,江西出资34.54%,剩下30%靠银行贷款,多方携手,共促项目落地。
不过,长赣高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江西承担了292亿元的出资,这对其财政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毕竟2024年江西省级财政收入才555.6亿元。而且江西段70%的里程都经过山区,经济辐射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但未来也有着明确的升级方向。目前已经在规划赣龙厦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替换现有的200公里时速线路,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要避免产业同质化,建立文旅廊道就是个不错的策略,比如将井冈山红色旅游和浏阳烟花产业结合起来,带动沿线旅游发展。
展望2030年,长赣高铁建成后,将重塑我国的高铁经济走廊。它能够衔接“一带一路”,重庆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厦门对接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民生福祉来说,也有着深远影响,赣南苏区将从“边缘区”转变为“门户区”,为人才和资本的注入打通通道,带动革命老区实现振兴发展。长赣高铁,正引领着区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邯郸配资公司,线上配资炒股网站,中国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